內容來自sina新聞

粵上半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逾2300億

  隨著廣東上半年經濟報的出爐,我省同期的發展成績單也逐漸清晰起來。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的情況下,廣東依然實現瞭7.5%的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幅。

  而這其中,全省重點項目建設的給力尤為關鍵。記者21日從省發改委方面獲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完成重點項目投資2301億元,占45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的51.1%,為近年同期最高水平。

  重點項目的加快建設,為我省提升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房子貸款試算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奠定瞭堅實基礎。

 3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7萬億

  "在2013年,全省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後,各地都在認真落實工作方案,推動重要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的進一步提速。"省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重點項目建設"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我省實現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目標立下瞭汗馬功勞。

  今年上半年,我省完成瞭超過一半的全年重點項目投資目標,而這些項目的建設投資更占到瞭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2.5%。省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極大地促進瞭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而在過去的3年中,重點項目建設一直都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11年到2014年6月間,我省建成重點項目131個,新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數更是高達249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省重點項目開工最多、規模最大的幾年。全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達1.57萬億元,占瞭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約五分之一,有力地帶動瞭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平穩增長。

  在談到下半年的計劃時,省發改委方面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經濟發展仍面臨著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壓力"的情況下,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增長,仍必須加大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下半年我省將加快推動深茂鐵路江門至茂名段、陽江核電站、臺山核電廠一期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力爭年底前建成南廣、貴廣、韶贛等出省鐵路,及廣州至韶關樂昌等8條高速公路。與此同時,我省還將積極推進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中新(廣州)知識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等重大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建設的重要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珠三角經濟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粵東西北地區加快發展,確保我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廣東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基本成形

  重點項目建設不僅支撐起瞭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骨架,更實實在在地加速著廣東綜合交通運輸、清潔能源保障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體系的構建,為下一步經濟社會的發展夯實瞭基礎。

  "'要想富先修路',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對今日的廣東來說依然重要。"省交通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就向記者表示,目前全省鐵路、城際和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港口航道、機場建設都在全面推進當中,這些項目正不斷改善著多個地區的區位環境,更為全省經濟地理格局的優化作出瞭不小的貢獻。

  2011年-2014年6月,我省共建成瞭廈門至深圳鐵路廣東段、廣珠西線三期高速公路、揭陽潮汕機場等一系列項目,為全省新增鐵路裡程675公裡(其中高速鐵路486公裡)、城市軌道交通裡程138公裡、高速公路863公裡、民航旅客年吞吐能力約2000萬人次、內河高等級航道裡程102公裡。

  與此同時,隨著多個能源類重大項目的建成,我省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也已基本形成。目前,省內電源總裝機容量約8900萬千瓦,其中核電裝機容量達720萬千瓦,占全國核電裝機容量的45%;風電裝機容量約220萬千瓦,達2010年裝機容量的近3倍。此外,我省接收的西電東送最大電力達3100萬千瓦。清潔電源占省內外可用電源比重超過50%。

  而在珠海LNG接收站、珠海南海天然氣陸上終端、西氣東輸二線廣東段等項目建成投產的基礎上,全省天然氣供應能力也達到350億立方米/年。據介紹,到2014年6月底,我省天然氣輸送主幹管道裡程達到1800公裡,基本形成珠三角天然氣主幹管網內外環網,並連通到瞭粵北地區。

  超萬億佈局現代產業500強項目

  而在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夯實基礎的同時,各大重點項目也不斷推動著全省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在加快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我省充分發揮瞭重點項目的引擎作用,堅持從總量擴張向總量擴張與結構調整並重的轉變。"省發改委方面向記者表示,我省投資11945億元大力推進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建設,以求憑借增量投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而這一戰略目前也已初步取得成效,目前全省形成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格局。

  其中,全省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成績斐然。"重化工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基本形成瞭以乙烯、煉油為龍頭的沿海石化產業帶佈局。"一位石化領房屋信貸借款民間信貸設定費用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域的專傢表示,隨著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中委合資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重油加工工程的開工建設,到2014年6月底,全省煉油產能已達5250萬噸/年,乙烯產能達220萬噸/年,煉油和乙烯產能均居全國前列。

  而汽車、船舶、飛機、軌道裝備制造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也十分明顯。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汽車整車產能已達235萬輛/年,船舶制造業也初具規模,形成瞭以廣州、珠海、中山為中心的珠江口船舶產業基地。除此之外,建成投產廣州和諧型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珠海中航通用飛機制造基地、江門南車軌道交通修造基地等項目的建設步伐也不斷加快,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正不斷升級。

  與此同時,全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在加速。據省發改委統計,2011-2014年6月,現代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2234億元,為"十一五"同期的9.4倍。在這些龍頭項目的帶動下,第三產業也正成為我省經濟增長的又一重要引擎。

  而在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力促產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雙提升"的戰略指導下,我省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也取得瞭長足的進步。在高端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LED三大領域發展勢頭強勁帶動下,2013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已達約1.3萬億元。而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也內力大增,全省同期R&D經費占生產總值比例達2.2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有效發明專利量更居全國第一。這幫助我省的經濟增長向著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方向邁出瞭更加堅實的腳步。

  南方日報記者 鐘嘯



敬請關註"foshanleju"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4-07-22/0813430941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mber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